此后5个月,广州共劝导个人不按要求分类行为1070宗,劝导单位88宗,发整改通知书56份,罚款7宗共计1250元。
最终,顺利过关的实习生们带走了湿垃圾。镜湖之畔,玉女峰下,8点多,远东控股集团首席行政官、远东大学执行校长庄太纬致活动开幕词,为实习生们赋能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一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9年7月10日至15日陆续进驻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等6个省(市)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同时,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下沉(重点)督察阶段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部表示,从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业的边督边改具体情况看,海南、福建、青海等地群众举报不实率较高,两家央企下属企业具体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整改力度不够,需要引起重视。各督察组根据前一阶段督察掌握的情况和聚焦的问题线索,深入基层、一线、企业和现场,重点督察相关地市党委、政府及中央企业下属企业(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针对有关问题线索开展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生态环境部8日通报,第二轮第一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完成下沉(重点)督察阶段任务。
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8615件,受理有效举报15105件,累计向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业转办13267件,已办结4069件、阶段办结2168件。其中,立案处罚1165家,罚款6508.6万元;立案侦查39件,拘留41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042人,问责130人加大对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和后备资源培育的支持力度。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遵循天然林演替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保育并举,改善天然林分结构,注重培育乡土树种,提高森林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全面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省级政府负责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将天然林保护和修复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制定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评估技术规程,逐步完善骨干监测站建设,指导基础监测站提升监测能力。
强化天然林保护修复责任追究,建立天然林资源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五、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十二)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体制。调整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已经出台天然林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做好修订工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天然林资源。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停伐及相关改革奖励等补助政策。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运转、天地一体的天然林管护网络,实现天然林保护相关信息获取全面、共享充分、更新及时。强化舆论监督,发动群众防控天然林灾害事件,设立险情举报专线和公众号,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地方探索重要生态区位天然商品林赎买制度。完善天然林管护体系,加强天然林管护站点等建设,提高管护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研究编制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提出天然林保护阶段性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天然林保护政策和措施。建立地方政府天然林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制,通过制定天然林保护规划、实施方案,逐级分解落实天然林保护责任和修复任务。

加快天然林保护修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技术集成与推广,加快天然林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牵头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天然林保护修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健全天然林防火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天然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防治工作。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破坏天然林资源事件处置不力、整改执行不到位,造成重大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各地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天然林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订立乡规民约、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培育爱林护林的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
加强天然林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提高公众对天然林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天然林的良好氛围。(十三)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责任追究制。
对落实天然林保护政策和部署不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建立全国天然林数据库。
大力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天然林保护修复。
强化天然中幼林抚育,调整林木竞争关系,促进形成地带性顶级群落。天然林保护修复实行管护责任协议书制度。在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提下,可在天然林地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组织开展天然林生长演替规律、退化天然林生态功能恢复、不同类型天然林保育和适应性经营、抚育性采伐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加强对更替、择伐、渐进、封育尤其是促进复壮等天然林修复方式的研究和示范。
(十九)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十五)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财政支持等政策。
各省级政府组织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市、县级政府组织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明确本行政区域天然林保护范围、目标和举措。(六)加强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
将天然林保护修复成效列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事项,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参考。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全面总结评估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
逐步加大对天然林抚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生态基础。对天然林保护修复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全文如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天然林保护管理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加快剥离办社会职能,落实重点国有林区金融机构债务处理政策。
(十六)探索天然林保护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停伐管护补助。
编制天然林修复作业设计,开展修复质量评价,规范天然林保护修复档案管理。编制或者修订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实施方案应当公示,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 |